返回

文豪197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8章 ZY挂上号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他觉得自己要是章艺谋,不合作都要感到羞愧。

    “好,那就试试。”

    犹豫了一段时间,章艺谋做出了决定。

    有了他的表态,林朝阳和谢靳都感到高兴。

    但两人联合执导《鸦片战争》连开始都算不上,毕竟现在这部鸿篇巨制连剧本都没有呢。

    接着谢靳又和章艺谋开始商量起电影筹备的各项细节,现在距离回归还有两年零四个月,时间看似很充裕,但以《鸦片战争》这种历史巨片来说,时间是相当紧张的。

    当前剧本是首要任务,有了剧本,整个筹备工作才有根基可立。

    “朝阳,要不剧本就由你来操刀吧。”谢靳冷不丁对林朝阳说。

    林朝阳愕然,而后笑道:“我一个业余编剧,都多少年不写剧本了。”

    见他推辞,谢靳接着鼓动他。

    “《鸦片战争》既是历史戏也是战争戏,你当年写《高山下的花环》《垂帘听政》的剧本,部部出彩。

    像《鸦片战争》这样的戏,我想不到比你更合适的编剧。

    这是为香江回归献礼,你可不能往后缩啊!”

    林朝阳听着谢靳的话术感觉很耳熟,这不就是他忽悠章艺谋的嘛。

    回旋镖扎到自己身上才知道有多疼!

    自己当投资人,又写剧本,连个稿费都捞不到。

    血亏!

    “行吧。”

    林朝阳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反正最近小说也要写完了,偶尔忙一下也挺好。

    有他加盟,谢靳和章艺谋也对这部电影多了几分信心。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朝阳上午忙着给小说收尾,下午就和谢靳、章艺谋讨论剧本。

    这期间林朝阳通过陶父的关系请来了人大的戴逸和故宫研究院的朱家晋当参谋,两人均是清史领域的巨擘。

    戴逸从六十年代六担任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职务,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清史研究学者,朱家晋则专精于明清文物、文化领域,当年还曾给《垂帘听政》当过顾问。

    谢靳则请来了他的老朋友宗福先,宗福先是知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于无声处》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话剧先声。

    有了这几人的加盟,《鸦片战争》创作小组的阵容堪称豪华。

    一周之后,林朝阳拿出了《鸦片战争》的第一版剧本提纲,经过大家的讨论,提纲一致通过,接下来就是更细致的创作工作了。

    3月10日下午,谢靳站上了人民的会堂的讲台上,今年七十三岁的他已经担任了两年全国ZX常委。

    今天的发言,他谈的依旧是电影艺术,不是泛泛的谈论,而是谈他正在与诸多全国最优秀的创作者们构思、创作的一部电影——《鸦片战争》。

    在如此庄严的全国ZX八届三次会议上,由一位电影导演纵论他的电影构想,这才ZX的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再过两年,香江就要回归祖国了,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如果我们中国的电影工作者拿不出一部再现那段历史的电影,我们将会感到愧对历史、愧对民族……”

    谢靳在发言的一开口就动情的说了起来,当他谈到这部电影更具体的细节时,他提到了几个名字。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忘年交朝阳同志,像《鸦片战争》这样一部规模宏大的影片,投资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在我的预想里,这部电影的投资恐怕要奔着1个亿去。那天我开口跟他谈起这件事,他二话不说的便答应了投资,还担任了这部电影的总编剧。

    还有艺谋同志,也将和我一起执导这部电影。

    还有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戴逸同志、故宫研究院的朱家晋同志、我的老朋友宗福先同志……”

    谢靳口中所念出的每一个名字在政界也许算不得什么,可在中国的文化界却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在他发言结束后,人民的会堂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神圣而又庄严的感受在他心头油然而生。

    这些掌声代表的不仅是对他和所有参与到《鸦片战争》当中的人的鼓励,更是一种愿望、一种重托。

    会议结束后,谢靳被诸多采访******海内外诸多记者围住,不停的追问,甚至追到了谢靳在燕京的住处小六部口胡同。

    在******的历史上,这样热烈踊跃的采访画面是不多见的。

    不是因为电影这事有多么重要,恰恰相反,就是因为电影没那么重要,所以当谢靳在如此重大的场合提出《鸦片战争》的构思后,才会引发这么大的反响。

    本来会议期间,谢靳身为委员是有专门的下榻地点香山宾馆的,但他为了剧本的事,一直住在了小六部口胡同的西院。

    反正这里离海里也很近,早上走着去都行。

    记者们不依不饶的追到小六部口胡同,自然是希望从谢靳口中了解到更多的关于《鸦片战争》这部电影的内幕。

    夜晚的小六

第618章 ZY挂上号了(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